一到10月,早晚温差大,身边打喷嚏、咳嗽的人多了起来。很多人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有一种“感冒”症状,起病急、症状重,拖久了甚至可能引发心肌炎、肺炎——它就是流感,不是普通感冒。
早晨起来,突然觉得喉咙痒痒的,到了下午就开始肌肉酸痛、发高烧,一下子烧到39℃……如果你最近经历了这些,很可能不是普通的着凉,而是流感找上门了。
虽然都叫“感冒”,但流感和普通感冒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症状和严重程度完全不同。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表格快速识别:
流感的可怕之处不在于病毒本身,而在于它可能引发的严重并发症,特别是对于老人、儿童、孕妇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流感病毒可能侵犯心肌,导致心肌炎,表现为心慌、胸闷、气短,严重时可引发心力衰竭。
继发细菌感染或病毒性肺炎,是流感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症状出现的48小时内是抗病毒治疗的黄金窗口。医生可能会开具奥司他韦等药物,能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
乏力是身体在呼喊需要休息。请务必卧床休息,避免劳累,给免疫系统创造战胜病毒的环境。
高烧时服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多喝温水,防止脱水。
这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疫苗的保护期通常为一年,且病毒株每年变异,因此需要每年接种。
流感和普通感冒一样,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简单有效的物理防护,依然至关重要。
均衡饮食、适度锻炼、充足睡眠,是维护免疫力最好的方式。
秋冬季作为呼吸道疾病高发期,我们要有足够的警惕。学会分辨流感和普通感冒,出现严重症状时不硬扛,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才是对自己和家人真正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