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健康(体检)广场LOGO
工作日 07:30-16:30
 
当前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健康体检知识 | 详细

三伏天贴三伏贴丨祛湿趁早,趁热开贴~

发表时间: 2025-07-13 09:48:24 PV 531 次
 
TAG标签:    健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修改尺寸 (15).jpeg


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夏季是天地之气上下交合之季,其中三伏天则是一年中最炎热之时。中医认为,通过在夏季阳气最盛之际,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可达到益气温阳、散寒通络功效,从而实现 “冬病夏治”。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传统中医"冬病夏治"理论的璀璨结晶。在全年阳气最鼎盛的三伏时节,将精心配伍的温通散寒、化痰平喘中药,外敷于人体特定穴位。借助自然界蒸腾的阳热之气,激发人体气血,打开经络通路,使药物效力更深入地渗透体内,从而祛除深伏的寒湿病邪,增强抗病能力,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三伏贴适宜人群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


风湿骨关节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膝骨关节炎、老寒腿、遇冷加重的颈肩腰腿痛等。


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肠炎、虚寒性胃痛、腹泻、消化不良等。


妇科疾病:

虚寒性痛经、慢性盆腔炎、宫寒不孕、产后身痛等。


儿科疾病: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哮喘、遗尿、消化不良(脾胃虚寒型)等。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免疫力相对较低。


亚健康调理:

平素怕冷、四肢不温、免疫力低下、易疲劳等阳虚体质人群。


贴敷时间


头伏贴:7月20日~7月29日

中伏贴:7月30日~8月08日

末伏贴:8月09日~8月18日


贴敷前注意事项


清洁皮肤:

贴敷前应保持贴敷部位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上涂抹油脂类护肤品,以免影响药物吸收。


饮食清淡:

贴敷前几天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油炸食品等,同时也要避免饮酒,以免影响贴敷效果。


避免剧烈运动:

贴敷前不宜进行剧烈运动,防止大量出汗导致皮肤毛孔扩张,影响贴敷药物的固定,且运动后身体处于燥热状态,也不利于贴敷。


贴敷后注意事项


观察皮肤反应:

贴敷后要密切观察贴敷部位皮肤情况。若出现轻微瘙痒、发红,这是药物刺激穴位的正常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但若出现皮肤红肿、水疱等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取下三伏贴,用清水洗净局部皮肤,并及时就医。


避免抓挠:

贴敷后若皮肤出现瘙痒,切不可用手抓挠,以免抓破皮肤引发感染。可轻轻拍打瘙痒部位,或在医生指导下涂抹适量的止痒药物。


饮食禁忌:

贴敷后 24 小时内,应继续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生冷、海鲜、羊肉等发物,以防影响贴敷效果或引发过敏反应。


注意保暖:

贴敷后皮肤毛孔处于开放状态,要注意保暖,避免吹风受寒,尤其是空调风直吹贴敷部位,以免寒邪入侵体内。


禁忌人群


孕妇、儿童:

孕妇及3岁以下儿童禁止贴敷,以免药物刺激影响胎儿、儿童正常发育。


热性体质者:

如平时容易出现发热、口渴、咽喉肿痛、大便干结等症状的人群,不宜使用三伏贴。因为三伏贴多为温热药物,热性体质者使用后可能会加重体内热邪,引发不适。


皮肤过敏者:

对贴敷药物或胶布过敏者,贴敷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水疱等过敏反应。这类人群应提前告知医生,选择合适的替代疗法。


急性疾病发作期患者:

如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等患者,此时应以治疗急性疾病为主,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贴敷三伏贴。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63558


上一篇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赶走胃肠道“肿瘤君”
下一篇   对不起!没有下一篇了...
 
 
最新公告| 公司介绍 | 专家团队 | 合作网站 | 企业邮箱 | 赣ICP备13007198号-1
江西中科健康体检中心@版权所有    赣公网安备 36010202000308号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1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