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健康(体检)广场LOGO
工作日 07:30-16:30
 
当前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健康体检知识 | 详细

瘦子也会得脂肪肝?内分泌&消化科联手,揭开“瘦型脂肪肝”的代谢谜团

发表时间: 2025-09-27 07:51:21 PV 1064 次
 
TAG标签:   健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脂肪肝是肥胖人群的特有。但近日,一位身高165cm、体重仅50公斤的年轻女性在体检中却被诊断出中度脂肪肝,这让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一疾病。今天,内分泌科和消化科专家共同揭开“瘦型脂肪肝”的神秘面纱。

1.jpg

病例实录:体重标准却被确诊

28岁的李女士是一名职场白领,常年保持健身习惯,体重指数(BMI)始终维持在标准范围内。然而在一次常规体检中,超声检查却显示她的肝脏脂肪含量达到15%,被确诊为中度脂肪肝。“我每天运动,饮食也很清淡,怎么会得脂肪肝?”面对诊断结果,李女士充满困惑。


多学科解读:瘦型脂肪肝的三大元凶

内分泌科主任指出:“瘦型脂肪肝的根源在于代谢异常,而非单纯的能量过剩”。主要诱因包括:



隐性肥胖效应

即使体重正常,若肌肉量不足、体脂率偏高,仍会出现内脏脂肪堆积。这类人群往往表现为“四肢纤细、腰腹突出”。

2.jpg

胰岛素抵抗

这是关键因素。当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时,即使体重正常,肝脏也会出现脂肪异常堆积。



肠道菌群失调

最新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会影响能量代谢,导致脂肪在肝脏异常沉积。


消化科主任强调:“常规超声只能判断脂肪含量,进行代谢相关指标检测是很有必要的,包括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检测,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代谢状况”。


个体化治疗方案:多学科协作的精准干预

针对瘦型脂肪肝的特点,需要采取多维度的干预策略:



代谢调控策略

通过精细化的血糖、血脂管理,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包括合理使用胰岛素增敏剂,以及针对性的血脂调节方案。



营养重构方案

采用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方案,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到1.2-1.5g/kg标准体重。同时强调膳食纤维的摄入,改善肠道菌群。

3.jpg



运动处方定制

抗阻训练与有氧运动相结合,重点关注肌肉量的提升和体成分的优化。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配合2-3次抗阻训练。


预防建议:人人可及的护肝指南


定期监测指标

除了体重,更要关注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和体脂率的变化。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身体成分分析。



科学饮食管理

避免极端节食,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限制果糖摄入,减少含糖饮料,特别是高果糖玉米糖浆的摄入。



规律运动计划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注重力量训练与有氧运动的结合,提升肌肉含量。

4.jpg

【专家提醒】脂肪肝已不再是肥胖者的特有。无论体重如何,都应重视肝脏健康。建议定期进行专项筛查,早发现、早干预,避免疾病进展。



上一篇   注射美容前必做的“安全考题”,不及格者严禁“上路”!
下一篇   员工体检异常率飙升!HR如何从“采购员”升级为“健康投资官”?
 
 
最新公告| 公司介绍 | 专家团队 | 合作网站 | 企业邮箱 | 赣ICP备13007198号-1
江西中科健康体检中心@版权所有    赣公网安备 36010202000308号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1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