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健康(体检)广场LOGO
工作日 07:30-16:30
        男 性
        女 性
 
  
网站首页  |  按部位自助体检   |   四肢  |   中风
  • 病症特征
  • 病因
  • 检查项目
  • 临床诊断
  • 并发症
  • 预防保健
  • 治疗

      正确的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前提。要作好脑血管诊断,除应详细了解病史和认真体格检查外,还应作必要的辅助检查,并进行科学的分析。脑血管病诊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定位诊断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分析病变的部位,是弥漫性的,还是局限性的?是中枢性的,或是周围性的?然后再指出病变的具体部位。大脑半球,小脑,脑干不同部位的病变,表现不同。大脑半球的病变,表现对侧面瘫、舌瘫、肢体偏瘫与偏盲;小脑病变主要表现剧烈眩晕,站立不稳,眼球震颤等;脑干病变临床表现较复杂,主要为交叉性瘫痪,病灶同侧嘴歪、舌斜,对侧肢体偏瘫,感觉减退。CT检查可明确病变具体部位。
  2.定性诊断 根据发病的经过、病情特点和病变部位,分析疾病的性质,是出血性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两者治疗方法不同,必须辨别清楚。
  3.病因诊断 从发病的全过程,结合定位和定性,找出疾病的具体原因。脑血管病主要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引起。但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液中某些成分的改变和高凝状态,常导致脑梗塞。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动脉炎等导致脑出血的也不少,这些都必须搞清楚。

      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多见于中老年人。根据其病理变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
  Ⅰ、颅内出血。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
  1. 动脉瘤破裂引起:(1)先天性动脉瘤;(2)动脉硬化性动脉瘤;(3)细菌性动脉瘤。
  2.血管畸形。
  3.动脉硬化。
  4.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5.其他。
  6.原因不明。

  二、脑出血。
  1.高血压脑出血。
  2.继发于梗塞的出血。
  3.肿瘤性出血。
  4.血液病引起。
  5.动脉炎引起。
  6.药物引起(抗凝剂,血栓溶解剂如尿激酶等)。
  7.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引起。
  8.其他。
  9.原因未明。
  三、硬膜外出血。
  四、硬膜下出血。
  Ⅱ、脑梗塞(颈动脉系统及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一、脑血栓形成。
  1.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2.各类动脉炎引起。
  3.外伤性及其他物理因素。
  4.血液病如红细胞增多症等。
  5.药物。
  6.其他原因。
  二、脑梗塞。
  1.心源性。
  2.动脉源性。
  3.其它(脂肪栓、气栓、瘤栓、寄生虫栓、静脉炎栓等)。
  三、腔隙性梗塞。
  四、血管性痴呆。
  五、其他。
  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一、颈动脉系统。
  二、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Ⅳ、脑供血不足。
  Ⅴ、高血压脑病。
  Ⅵ、颅内动脉瘤。
  一、先天性动脉瘤。
  二、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三、细菌性动脉瘤。
  四、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五、其他。
  Ⅶ.颅内血管畸形。
  一、脑动、静脉畸形。
  二、海绵状血管瘤。
  三、静脉性血管畸形。
  四、Galen静脉瘤。
  五、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六、毛细血管瘤病。
  七、脑一面血管瘤病。
  八、颅内一颅外血管交通性动静脉畸形。
  九、其他。
  Ⅷ、脑动脉炎。
  一、感染性动脉炎。
  二、大动脉炎(主动脉弓综合征)。
  三、弥散性红斑狼疮。
  四、结节性多动脉炎。
  五、颞动脉炎。
  六、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
  七、钩端螺旋体动脉炎。
  八、其他。
  Ⅸ、脑动脉盗血综合征。
  Ⅹ、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Ⅺ、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
  一、海绵窦血栓形成。
  二、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三、直窦血栓形成。
  四、横窦血栓形成。
  五、其他。
  Ⅻ、脑动脉硬化症。

      1.脑脊液检查。
  2.头颅CT检查。
  3.脑血管造影。
  4.脑部B超检查。
  5.脑电图。

      中风偏瘫的先兆征象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以下12种: 

      ⑴头晕,特别是突然发生的眩晕;   

      ⑵头痛,与平日不同的头痛即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   

      ⑶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或一侧上下肢发麻;   

      ⑷突然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活,时发时停;   

      ⑸暂时的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⑹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跌跤或晕倒;   

      ⑺精神改变,短暂的意识丧失,个性的突然改变和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   

      ⑻出现嗜睡状态,即整天的昏昏欲睡;   

      ⑼突然出现一时性视物不清或自觉眼前一片黑蒙,甚至一时性突然失明;   

      ⑽恶心呕吐或呃逆,或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耳鸣; 

      ⑾一侧或某一肢体不由自主地抽动;   

      ⑿鼻出血,特别是频繁性鼻出血。

  特别值得说明的是,上面这些先兆征象并无特异性,即还有很多其它疾病也可出现类似症状。因此在出现这些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请医生给予正确地诊断和治疗,千万不能大意。

  补充叶酸可有效预防脑卒中

  一项由中美医学家联合完成的大型汇总研究证实,补充叶酸可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专家称,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国家,这项研究对推动相关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公共卫生学院哈肯·德米塔斯博士等9位中美医学家联合进行的“补充叶酸防治脑卒中疗效”汇总研究,其成果刊登在英国出版的6月2日《柳叶刀》(Lancet)杂志上。对1996年至2006年国际医学界有关“补充叶酸防治脑卒中疗效”研究的汇总分析显示,补充叶酸能使脑卒中发生风险降低18%,疗程达3年以上时,风险可下降29%。文中还引用了在中国河南省林州市进行的营养干预研究,显示补充一定数量叶酸2年后,脑卒中发生风险可降低37%。

  近年来,叶酸是否降低心脑血管发病成为国际医学界争论的一个热点,“质疑说”成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杂志》等著名医学期刊的“主流观点”。作为争论的“附属物”,多项研究表明叶酸能显著降低脑卒中风险。《柳叶刀》此次汇总研究再次证实,补充叶酸未能降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却显示了显著的预防脑卒中效果。对无脑卒中既往史的人群效果更为明显。

  此项研究对我国防治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卫生部统计显示,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大国,每年新发病200万人。脑卒中每年导致死亡150万人,是位居肿瘤之后的城乡居民第二位死因。存活的患者中,约四分之三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40%。全国每年用于该病的治疗费用100亿元以上,国家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沉重。

  国际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认为,我国应重视和加强叶酸在防治脑卒中方面的作用。相比治疗脑卒中的他汀类药物,叶酸的使用更具性价比的优势,更切合中国的国情。比如“降压药加叶酸”可用于老年正常人群的预防,尤其我国北方人群脑卒中发病率高,而叶酸水平低,补充叶酸的预期要好于西方国家。

      1.脑疝 

      脑血管病患者多数死于急性期,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大量出血,脑中线结构移位或被破坏,全脑水肿,形成脑疝,使脑干被挤压和移位,危及生命中枢所致。
  国内报道,脑出血合并脑疝死亡者占44.8%~50.1%,故及时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预防脑疝形成,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措施。而当患者出现下列情况:①头痛剧烈或极度烦躁不安;②频繁呕吐或抽搐;③呼吸及心率变慢,血压升高;④意识障碍逐渐加重;⑤双侧瞳孔不等大,则提示颅内压明显增高,可能有脑疝形成,应积极脱水或手术治疗。
  2.脑心综合征 

      当脑出血病变波及植物神经的高级中枢丘脑下部,导致神经体液障碍时,也常引起心脑功能或器质性改变,称为脑心综合征。
  脑心综合征常以两种形式出现:其一是脑——心卒中,即首先以脑出血起病,而后发生心血管病。其二是脑——心同时卒中,即脑出血和心血管病同时或接近同时发生。但由于症状相互掩盖,常易造成误诊而影响治疗。故在抢救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并应认真询问病史及仔细观察病人有无心功能不全的表现。若出现胸闷、气短、紫绀等,肺底部有湿罗音,心音低钝及心动过速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作心电图检查。一旦出现心律紊乱和心电图改变,在治疗脑出血的同时,应按器质性心脏病处理。
  3.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 

      轻型脑出血病人常因不习惯卧位排便,而出现一时性“体位性尿潴留”及大便干结。严重病人,当病变波及半球运动中枢时,常出现尿频及膀胱内压增高。如第三脑室受到刺激,往往会出现直肠活动性增强,导致高度排便亢进,患者便意频繁,但每次排便量较少。如灰结节受损,可出现不自主排便。若全脑受损,深度昏迷的病人,常出现二便失禁或尿潴留。
  4.肾功能衰竭及电解质紊乱 

      脑出血病人因昏迷或失语,不能反应主观感觉,加之症状复杂,治疗矛盾较多;也常因频繁呕吐、发烧、出汗、脱水剂的应用和补液不足而造成失水、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衰竭。有时因缺氧、饥饿、呼吸异常等导致酸中毒,或偶然发生碱中毒。但上述病症在昏迷或合并感染的情况下,常易被掩盖而被忽视,使病情日趋加重,故应注意观察。当发现呼吸加深加快,心动过速,意识障碍加重,血压下降,尿量减少或无尿,肢体及面部水肿或脱水等现象时,要仔细寻找病因,及时作二氧化碳结合力、非蛋白氮、血气分析及电解质定量测定等检查,发现异常时,及时处理。
  5.中枢性体温调节障碍 

      当脑出血波及到丘脑下部及前部时,散热机制被破坏,可引起持续性高热,体温常达40℃以上,并可伴有无汗、肢冷、心动过速、呼吸增快等症状。但白细胞一般多不增高,复方氨基比林、阿斯匹林也不能使之下降,有时用巴比妥加冰枕降温有效,如不及时处理,数小时可死亡。
  6.褥疮 

      脑血管病人常因偏瘫,长期卧床不起,加之有些病人较胖,不易翻身护理,骶尾部、内外踝、足跟、髋部等骨突出部位,常因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局部营养不良,发生褥疮。

       脑中风家庭救护需注意八点
  ●应使病人仰卧,可不放枕头或将头肩部稍垫高,使下颌略微仰起。解开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
  ●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流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如果病人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
  ●对于昏迷的病人,若医生暂时不能到来,可即从冰箱中取出冰块装在塑料袋内,小心地放在病人头上。
  ●若病人鼾声明显,提示其气道被下坠的舌根堵住,此时应抬起病人下颌,使之成仰头姿势,同时用毛巾随时擦去病人的呕吐物。
  ●避光。
  ●打电话给急救中心或者医院神经专科,寻求帮助。
  ●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给病人服药。

      由于中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不语,偏身麻木等症。大多起病急骤,变化迅速。故在治疗上,注重表征控制的同时,重点在以下几点来作用于此病: 
      ①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并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从而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和脑细胞能量代谢。 

      ②对大脑缺血缺氧所形成的脑循环障碍,可增强其耐受力,降低脑耗氧量,保护脑细胞。   

      ③改善脑膜微循环,改善血液流态,增加毛细血管网点,扩张毛细血管管径,这也是临床上治疗中风、瘫痪、脑梗塞的作用机理之一。仙露七十味珍珠丸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能抑制脑血栓形成,并对脑血栓所致的行为障碍有改善作用。能减轻脑梗塞面积和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在治疗时,重在全身治疗而不仅仅针对局部。通过调、补、平衡、通等达到治疗效果。另外,仙露七十味珍珠不仅仅治已病,而治未病,对该病的预防、康复等都有较好效果。

体验心得换一个 >

发表心得

 
 
最新公告| 公司介绍 | 专家团队 | 合作网站 | 企业邮箱 | 赣ICP备13007198号-1
江西中科健康体检中心@版权所有    赣公网安备 36010202000308号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1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