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健康(体检)广场LOGO
工作日 07:30-16:30
        男 性
        女 性
 
  
网站首页  |  按部位自助体检   |   腰腹部  |   慢性胃炎
  • 病症特征
  • 病因
  • 检查项目
  • 临床诊断
  • 并发症
  • 预防保健
  • 治疗

      慢性胃炎通常按其组织学变化和解剖部位加以分类,近年来还参照免疫学的改变,1982年在重庆召开的慢性胃炎会议拟订了慢性胃炎的简略分类:

      ①浅表性胃炎(superficial gastritis)  

      炎症仅及胃粘膜的表层上皮,包括糜烂、出血、须指明是弥漫性或局限性,后者要注明病变部位。

      ②萎缩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  

      炎症已累粘膜深处的腺体并引起萎缩,如伴有局部增生,称萎缩性胃炎伴过形成(hyperplasia)。

       ③肥厚性胃炎(hypertrophic gastritis)  

      又称Menetrier病。以胃粘膜皱襞显著肥厚如脑回状为特征,好发于胃底和胃体,局灶性或弥漫性。常伴原因未明的低蛋白血症。镜下见胃小凹高度增生、下延甚可达粘膜肌层。

       ④按病变特征分类  

      1.慢性胃炎还可根据胃粘膜病变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作更详细的分类,包括,慢性胃炎的部位,如胃体、胃窦、贲门等。

      2.慢性胃炎的性质与分级,分为浅表性及萎缩性,后者又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级。

      3.胃炎活动的程度,根据胃粘膜上皮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及退行性变,可定出活动期或静止期,活动范围又可分为弥漫性或局限性;4.有无化生及其类型,化生分为肠腺化生(肠化)及假幽门腺化生,前者常见于萎缩性胃炎,偶可见于浅表性胃炎甚或正常粘膜,而后者仅见于萎缩性胃炎,是指胃体粘膜由胃窦粘膜所替代,常沿胃小弯向上移行,称胃窦潜移。1973年,Strickland及Mackay将萎缩性胃炎分为:A型,抗壁细胞抗体(PCA)常阳性,以胃体病变为主,血清胃泌素增高,可发生恶性贫血。B型,PCA常阴性,以胃窦病变为主,血清胃泌素正常。但据我国学者的研究,认为上述两型病变难以截然分开,主张还是按病变部位分类较合理,即分为萎缩性胃炎以胃窦为主,及萎缩性胃炎以胃体为主的两类。

       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急性胃炎的遗患   

       急性胃炎后,胃粘膜病变持久不愈或反复发作,均可形成慢性胃炎。 

       二、刺激性食物和药物   

       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的饮食及药物,如浓茶、烈酒、辛辣或水杨酸盐类药物,或食时不充分咀嚼,粗糙食物反复损伤胃粘膜、或过度吸烟,菸草酸直接作用于胃粘膜所致。

       三、十二指肠液的反流   

       研究发现慢性胃炎患者因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常引起胆汁反流,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胰液中的磷脂与胆汁和胰消化酶一起,能溶解粘液,并破坏胃粘膜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弥散入粘膜,进一步引起损伤。由此引起的慢性胃炎主要在胃窦部。胃一空肠吻合术患者因胆汁返流而致胃炎者十分常见。消化性溃疡患者几乎均伴有慢性胃窦炎,可能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有关。烟草中的尼古丁能使幽门括约肌松弛,故长期吸烟者可助长胆汁反流而造成胃窦炎。

       四、免疫因素   

       免疫功能的改变在慢性胃炎的发病上已普遍受到重视,萎缩性胃炎,特别是胃体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缩粘膜内可找到壁细胞抗体;胃萎缩伴恶性贫血患者血液中发现有内因子抗体,说明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是某些慢性胃炎的有关病因。但胃炎的发病过程中是否有免疫因素参与,尚无定论。此外,萎缩性胃炎的胃粘膜有弥漫的淋巴细胞浸润,体外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和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异常,提示细胞免疫反应在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上可能有重要意义。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慢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机能减退或亢进、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均可伴有慢性胃炎,提示本病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 

       五、感染因素  

       1983年Warren和Marshall发现慢性胃炎患者在胃窦粘液层接近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幽门螺旋杆菌(campylobacter pylori)存在,其阳性率高达50-80%,有报道此菌并不见于正常胃粘膜。凡该菌定居之处均见胃粘膜炎细胞浸润,且炎症程度与细菌数量成正相关。电镜也见与细菌相连的上皮细胞表面微突数减少或变钝。病人血中和胃粘膜中也可找到抗螺旋杆菌抗体。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和组织学变化可改善甚或消失,因此认为,此菌可能参与慢性胃炎之发病。但目前尚难肯定。 

       引起慢性胃炎的10个原因

       (1)细菌、病毒或其毒素: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粘膜病变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2)刺激性物质:长期饮烈性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物质,可破坏胃粘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3)药物:有些药物如水杨酸盐、洋地黄、保泰松、消炎痛、辛可芬等可引起慢性胃粘膜损害。   

       (4)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   

       (5)胆汁反流;胆汁中含有的胆盐可破坏胃粘膜屏障,使胃液中的氢离子反弥散进入胃粘膜而引起炎症。   

       (6)X线照射:深度X线照射胃部,可引起胃粘膜损害,产生胃炎。 

       (7)幽门螺旋菌感染。   

       (8)大地物理变化:如环境改变,气侯变化,人若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就可引起支配胃的神经功能紊乱,便胃液分泌和胃的运动不协调,产生胃炎。   

       (9)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   

       (10)其它脏器病变的影响:如慢性、尿毒症、溃疡性结、、慢性等均可引起慢性胃炎。

  实验室检查   

  1.胃酸 

  浅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略低,而萎缩性胃炎则明显降低,空腹常无酸。Burhol用加大组胺法观察47例浅表性胃炎的最大胃分泌量平均为17.4mmol,46例萎缩性胃炎平均为5.6mmol,正常对照44人平均为19.8mmol。某院100例萎缩性胃炎,91例用五肽胃泌素及组胺法测定胃酸结果:无酸13例;低酸18例;正常酸60例。无酸和低酸共31例,占34.1%。    

  2.胃蛋白酶原 

  由主细胞分泌,在胃液、血液及尿中均可测得。蛋白酶水平高低基本与胃酸平行。但主细胞比壁细胞数量多,所以在病态时,胃酸分泌常常低于蛋白酶原的分泌。Joske观察胃液和血液胃蛋白酶原水平与活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常常一致,蛋白酶原低者活组织检查多数为萎缩性胃炎。   

  3.内因子(IF) 

  IF由壁细胞分泌,壁细胞减少IF分泌也减少,两者是严格平行的。正常分泌量平均为7700U/h。检查IF对萎缩性胃炎、胃萎缩及恶性贫血的诊断有帮助。IF明显减少有利于以上3种疾病的诊断。恶性贫血病人极少数在胃液中尚可检出微量IF,但不足以供维生素A、B12吸收之用。慢性萎缩性胃炎IF也可以减少到400~600U,但可以维持低水平的维生素B12吸收。据Ardeman的研究400~500U的IF可以供吸收1μg维生素B12之用。食物刺激胃液分泌每5~10ml即含IF 400~500U,因此可以解释萎缩性胃炎虽IF分泌也很低但不发生恶性贫血。    

  4.胃泌素 

  胃泌素由胃窦G细胞分泌。正常血清胃泌素含量各处报道不同(30~140pg/ml),我院检查结果为(130.84±8.34)(SE)pg/ml;浅表性胃炎平均为(219.09±36.04)pg/ml;A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平均为(566.22±140.3)pg/ml;B型平均为(246.76±9.52)pg/ml。胃泌素能促进胃液特别是胃酸分泌,由于反馈作用胃酸低时胃泌素分泌增多,胃酸高时胃泌素分泌减低。此外血清胃泌素高低与胃窦黏膜有无病变关系密切。无酸的病人理应胃泌素升高,但若不高说明胃窦黏膜病变严重G细胞减少。    

  5.壁细胞抗体(PCA) PCA在A型胃炎的阳性率较高,此抗体的检测有助于慢性胃炎的分型,对慢性胃炎发生的病理过程的认识及治疗有帮助。 

  6.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GCA) 1979年Vandelli检查106例B型胃炎,GCA阳性者8例,A型35例全部为阴性。恶性贫血病人35例及供血员115例也全部为阴性。

  影像学检查   

      1.胃镜检查 

      悉尼分类系统对胃镜检查的描述词作了一系列的规定,包括对水肿、红斑、脆性、渗出、扁平糜烂、隆起糜烂、结节、皱襞肥大、皱襞萎缩、血管透见及出血点进行描述。一般来说浅表性胃炎胃镜所见为花斑样潮红如麻疹患儿的皮肤(或称红白相间),在小弯垂直部则为线状潮红在纵行皱襞的顶端;其次是黏液分泌增多,附着在黏膜上不易剥脱、脱落后黏膜表面常发红或有糜烂,咽下或反流的黏液常含气泡,而且随蠕动而流动,不难鉴别;再次是水肿的表现,黏膜苍白、小凹明显而且反光强;最后是糜烂,由于腺窝以上的表皮剥脱发生糜烂且常伴出血,又可分为3型:①丘疹样隆起中央凹陷被覆暗褐色积血或白苔,周围潮红如天花的皮损,多发生在胃窦部皱襞的顶端。②平坦型几乎与黏膜水平一致,表面不光滑被覆褐色或白色分泌物。③凹陷型最常见,低于正常黏膜。表面粗糙或有分泌物甚至出血,范围或大或小,数毫米至数厘米,形态常不规则。或局限或弥漫。

  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有2个突出的表现:①颜色改变,多呈灰、灰白、灰黄或灰绿色,同一部位深浅可不一致,境界常不清,范围或大或小。萎缩范围内也可能残留红色小斑。②因为黏膜变薄加之注气膨胀,黏膜下血管常可显露,轻者血管网,重者可见如树枝状的血管分支。暗红色微带蓝色,易与皱襞相混,根据血管走行方向与胃的长轴垂直,可资鉴别。 

  血管显露与胃内压力有密切关系,根据试验连续注气2000ml(压迫注气钮2min),病人如无暖气胃内压气达20mmHg,此时正常胃黏膜也可以显露小血管网,特别胃底最容易。胃内压在1.3~2.0kPa(10~15mmHg)时轻、中、重3型萎缩性胃炎均能显露血管。0.66~1.33kPa(5~l0mmHg)时,只中、重型可以显露。轻者不显露。0~0.66kPa(0~5mmHg)时,只重型显露。根据以上结果,胃内压以1.3~2.0kPa,注气量约1000ml为最适合。

      浅表与萎缩两型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60%~80%。但胃镜所见与病理所见尚无一致规律,也难以用病理变化来解释胃镜所见如花斑样潮红,血管透见等。本院135例活组织标本与胃镜所见对比可以说明这一问题。

      2.X线检查 

      浅表性胃炎X线无阳性发现。萎缩性胃炎可见皱襞细小或消失,张力减低。Badenoch用X线诊断胃萎缩88例有22例正确。黏膜的增生肥厚易被认为是肿瘤。胃窦部黏膜粗乱常诊断为肥厚性胃炎但不能被活组织检查证实。用双重对比造影法可发现胃小区(1~1.5mm),因而对肠上皮化生及丘疹样糜烂的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

      根据病人的症状如饭后上腹部饱胀、疼痛及厚腻的舌苔,可疑胃炎的存在。但肯定诊断进一步明确部位及程度就必须通过胃镜及活组织检查。同时还必须除外溃疡病、胃癌、慢性肝病及慢性胆囊病,切不可满足于胃炎的诊断。 

  参考慢性胃炎的悉尼分类法,慢性胃炎的诊断应包括病因、病变部位,组织形态学(包括炎症、活动性、萎缩、肠上皮化生以及Hp有无),并对病变程度进行分级(无、轻、中、重)。与组织学平行,对内镜所见也进行分类诊断并分级。



      一、胃出血 

      慢性胃炎出血并不少见:1、粘膜萎缩变薄、血管显露、粗糟食物磨搓、粘膜糜烂出血,以黑便为主要表现,若出血量大时可突然吐血,重者头晕,心慌、眠黑、大汗、甚至休克等。 

  

      二、贫血 

      慢性胃炎大量失血后伴有两种贫血:1、巨幼红细胞贫血,即恶性贫血,患者具有贫血表现,头晕、乏力、心悸、面色苍白。2、缺铁性贫血,一是慢性失血所致;二是慢性胃炎患者吃饭少,营养不足引起;三是胃酸缺乏。

    

      三、胃溃疡 

      胃溃疡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同在,存在明显的炎症刺激,胃粘膜萎缩变薄,并发糜烂、溃疡,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以免延误诊治。 

  

      四、胃癌前期 

      据国际卫生组织统计,在胃癌高发区,经10-20年随访,平均胃癌发生率为10%,他们的发展脉络为: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癌。慢性胃炎的癌变与胃炎性增生密切有关。

有两种情况的慢性胃炎易癌变:

      1.慢性胃炎伴有恶性贫血者,癌变发生率比其它胃肠病要高出20倍以上,要引起胃肠病患者重视。

      2.萎缩性炎伴肠化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

      慢性胃炎的调养与防治   

      人们常说"人食五谷杂粮,孰能无疾"。而饮食入口,首先影响的就是胃。胃粘膜血管丰富,具有对食品的贮存、消化和运送功能。所以饮食不调是引起胃病的重要因素。慢性胃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根据胃粘膜的组织学改变,可分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三种类型。临床上共有的症状为:上腹部闷胀疼痛、嗳气频繁、泛酸、食欲减退、消瘦、腹泻等症。由于在慢性胃炎发病中饮食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治胃炎的关键,这也是与其它疾病不同的地方。总的来说进食时做到以下几点,慢性胃炎要以说已治愈了一半。    

      宜慢。细嚼慢咽可以减少粗糙食物对胃粘膜的刺激。   

      宜节。饮食应有节律,切忌暴饮暴食及食无定时。   

      宜洁。注意饮食卫生,杜绝外界微生物对胃粘膜的侵害。   

      宜细。尽量做到进食较精细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   

      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腻、辛辣等食物,少饮酒及浓茶。 慢性胃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慢性胃炎的发病多与饮食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如:长期过量饮酒、浓茶、咖啡,长期过量食用辣椒、芥末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更重要的是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不按时进餐或不进早餐,盲目减肥控制进餐或暴饮暴食使胃黏膜受损伤。主要症状有上腹饱闷感、嗳气、反酸、恶心、烧心、隐痛、食欲下降等。因此,合理的饮食调理对防治慢性胃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患者一旦发生急性胃炎应及时治愈,防止转化为慢性胃炎。 

  饮食治疗原则  

    食宜定时定量:每日三餐应按时进食,且不宜吃得过饱。正餐之间可少量加餐,但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正餐。

      注重软、烂、消化:食用的主食、蔬菜及鱼肉等荤菜,特别是豆类、花生米等硬果类都要煮透、烧熟使之软烂,便于消化吸收,少吃粗糙和粗纤维多的食物,要求食物要精工细作,富含营养。

      保持新鲜、清淡:各种食物均应新鲜,不宜存放过久食用。吃新鲜而含纤维少的蔬菜及水果,如冬瓜、黄瓜、番茄、土豆、菠菜叶、小白菜、苹果、梨、香蕉、橘子等。吃清淡少油的膳食。清淡膳食既易于消化吸收,又利于胃病的康复。

      讲究烹调方法:宜选用的烹调方法为蒸、煮、焖、炖、烩、汆。不宜选用煎、炸、熏、烤等烹调方法,因为用这些方法加工出的菜肴不易消化,机体很难吸收。

      莫忘饮食禁忌:慢性胃炎患者忌食烈性酒(其他酒类也应少饮或不饮)、香烟、浓茶、咖啡、辣椒、芥末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不宜吃过甜、过咸、过浓、过冷、过热、过酸的汤类及菜肴,以防伤害胃黏膜。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也会对胃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根据上述饮食原则,这里提供了两种不同口味的食谱,有此疾患的朋友不妨试试。早餐:煮鸡蛋1个,蛋糕或面包50克,白粥50克,酱瓜25克。

      上午加餐:甜豆浆(豆浆220克,白糖10克)。午餐:软米饭75克,软烧鱼(草鱼150克),炒嫩黄芽菜心(菜心150克)。    下午加餐:饼干25克。晚餐:肉末菜汤面 (瘦猪肉50克,菠菜100克,切面50克),菜肉包50克。夜点心:热牛奶(鲜牛奶220克,白糖10克) 全日能量2100千卡。早餐:鲜肉包50克,白粥50克,卤豆干25克。上午加餐:热牛奶(鲜牛奶220克,白糖10克)。午餐:软米饭75克,太阳蛋(瘦猪肉1两,鸡蛋1个),炒嫩绿叶菜(嫩绿叶菜150克)。    下午加餐:酥点心25克(甜、咸均可)。晚餐:馄饨或薄皮水饺100克(菜心100克,瘦猪肉50克)。夜点心:淡藕粉25克或葛粉25克冲水做成250克羹加白糖10克,亦可用营养麦片(1小包)冲服。全日能量2100千卡。总之,慢性胃炎的饮食治疗类别应为:少渣软食或少渣半流质,全日烹调用油应控制在30克左右(选用植物油),上述2种食谱基本能满足正常体力劳动的成年人一日热量和营养素需求,不同地区人群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及地区食物进行相对调整。 慢性胃炎的预防原则   慢性胃炎一旦患上就难以根治,日常生活中稍不注意就会跑出来折磨你的胃,美食不能随意享受不说,还要饱受疼痛的折磨,所以,预防慢性胃炎的发生与发作比治疗更重要,预防慢性胃炎应做到下面几个原则:    

      一、保持精神愉快: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和疲劳,容易造成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胆汁返流而发生慢性胃炎。

   

       二、烟草中的有害成分能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对胃粘膜产生有害的刺激作用,过量吸烟会引起胆汁返流。过量饮酒或长期饮用烈性酒能使胃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慢性胃炎发生率明显增高。应戒烟忌酒。 

   

      三、慎用、忌用对胃粘膜有损伤的药物。此类药物长期滥用会使胃粘膜受到损伤,从而引起慢性胃炎及溃疡。

    

      四、积极治疗口咽部感染灶,勿将痰液、鼻涕等带菌分泌物吞咽入胃导致慢性胃炎。

   

      五、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应尽量避免,饮食时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有利于消化和减少胃部的刺激。饮食宜按时定量、营养丰富、含维生素A、B、C多的食物。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

      大部分浅表性胃炎可逆转,少部分可转为萎缩性。萎缩胃炎随年龄逐渐加重,但轻症亦可逆转。因此,对慢性胃炎治疗应及早从浅表性胃炎开始,对萎缩性胃炎也应坚持治疗。

      一、消除病因   

      祛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如避免进食对胃粘膜有强刺激的饮食及药品,戒烟忌酒。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暴饮暴食。积极治疗口、鼻、咽部的慢性疾患。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二、药物治疗   

      疼痛发作时可用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合剂、哌吡氮平等。胃酸增高如疣状胃炎可用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氢氧化铝胺等。乙氧连氮是一局部麻醉药,能抑制胃窦部释放胃泌素,降低胃酸。胃酸缺乏或无酸者可给予1%稀盐酸或胃蛋白酶合剂,伴有消化不良者可加用胰酶片、多酶片等助消化药。胃粘膜活检发现幽门螺杆菌者加服抗菌素,如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卡那霉素、新霉素等。猴头菌片含多糖、多肽类物质可以应用,也可用生胃酮。胆汁反流明显者可用胃复安和吗叮啉以增强胃窦部蠕动,减少胆汁反流。消胆胺、硫糖铝可与胆汁酸结合、减轻症状。缺铁性贫血患者可口服硫酸亚铁或肌注右旋糖酐铁。    

      根治幽门螺杆菌    

      根治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治疗方案:奥美拉唑胶囊20mg(即1粒),1日2次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0(即4粒),1日2次口服;甲硝唑片0.4(即2片),1日2次口服;三联治疗1周治愈率达90%以上,是目前的规范的治疗方案。口服阿莫西林胶囊要做青霉素过敏试验,阴性方可应用,阳性者可改用克拉霉素胶囊0.25(1粒),1日2次口服1周,也可直接用克拉霉素胶囊代替阿莫西林胶囊。1周后单用奥美拉唑胶囊20mg,1日1次口服,糜烂性胃炎2-3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6周;胃溃疡6-8周。如果胃胀,可口服吗叮啉10mg,1日3次。平时要注意饮食,勿暴饮暴食,要戒烟酒。 可选用的西药    

      1.抗酸剂:浅表性胃炎因胃泌素刺激后胃酸较高,为了减少氢离子弥散入有炎症的胃粘膜。可选用下列药。(1)硫糖铝(胃溃宁):每次1g,一口3次一4次,饭前1小时及睡前服用。(2)复方氢氧化铝(胃舒平):每次2—4片,一日3—4次,饭前30分钟或胃痛发作时嚼碎后服用。   

       2.解痉剂:用于减轻痉挛性疼痛。但不可长期服用。(1)复方颠茄片:每次口服1—2片,一日3次。(2)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每次口服   15—30mg,一日3次,饭前服用。   

       3.助消化药:重度食欲不振者可以选用。 (1)乳酶生:口服,成人每次0.3—0.9g,一日3次,饭前服用。6个月至2岁的儿童每次服用0.1—0.2g,2—5岁儿童每次服用0.2—0.5g,5岁以上儿童每次服用0.3—0.6g。(2)多酶片:口服,每次2—3片,一日3次,饭前吞服。(3)胰酶(胰液素,胰酵素):口服,每次0.3—1g,一日3次,饭前服用。    

      4.补酸剂:用于萎缩性胃炎低酸或无酸者。(1)1%稀盐酸:每次2—5ml,一日3次,饭后服用。(2)胃蛋白酶(胃酶):片剂每次口服0.3—0.6g,需同时加服稀盐酸0.5—2ml。合剂每次口服溶液10ml,一日3次,饭时或饭前服用。    

      5. 弱安定剂:(1)地西泮:一次口服2.5mg,一日3次。(2)谷维素:一次口服10mg,一日3次。   

      6.促胃排空剂:可减轻胃酸及胆盐对粘膜的侵袭。    (1)甲氧氯普铵(胃复安):每次5一10mg,一日2—3次,饭前服用。    (2)多潘拉酮(吗丁啉):每次10—20mg,一日3次,饭前服用。    (3)西沙必利(普瑞博思):每次5—10mg,一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   

      7.抗菌素: (1)链霉素:一次0.5g,一日2次。(2)黄连素:一次0.3g,一日3次。(3)呋喃唑酮(痢特灵):每次口服0.1g,一日2—3次。 

      8.谷维素:是以胃黏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每日剂量300毫克,每日服3次,治疗3-4周。  

体验心得换一个 >

发表心得

 
 
最新公告| 公司介绍 | 专家团队 | 合作网站 | 企业邮箱 | 赣ICP备13007198号-1
江西中科健康体检中心@版权所有    赣公网安备 36010202000308号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1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