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明能吃能喝、能跑能跳,却因为身体不适而就医检查,结果被诊断为癌症,这是众多患者的真实写照。在他们看来,癌症是突然发生的,其实不然。任何一种疾病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癌症也是如此,尤其是会经历癌前病变,科学规范治疗就能避开癌症。
常见的癌前病变有哪些?
肺结节常见于多种因素,包括肺结核、肺部受到感染、肺结节病以及陈旧性肺部病变等。有一种肺结节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发展成肺癌的风险很高,做CT检查发现结节增大、结节形态发生改变,还需及早切除且做病理检查。
年龄超过40岁的老烟民、家庭中有肺癌病例、经常暴露在烟尘环境中应定期做低剂量螺旋CT筛查;积极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做好室内通风,积极改善空气质量;立马戒烟,减少厨房油烟,尽量不要煎炸或爆炒,正确使用油烟机。
腺瘤性肠息肉是癌前病变,息肉的数量越多、直径越大,患肠癌的风险就越高。腺瘤性肠息肉的诱发因素有很多,包括炎症、生活环境、饮食习惯以及遗传等。年龄超过50岁,持续腹泻超过6个月,家庭中有肠息肉病例,此类人易患上肠息肉。
肠息肉早期症状不显著,最好的方法是定期做直肠指检、粪便潜血以及肠镜检查等。值得注意的是,肠息肉切除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几年后还会复发,因此应定期复查。与此同时做好生活干预,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严格控制红肉和加工肉类、高脂肪食物等;少坐多动,积极减肥,特别是减掉腹部脂肪。
由于胃黏膜上皮持续受到损伤,使得胃组织萎缩,这是胃癌癌前病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胃炎等是其主要诱因;还有,过度焦虑和抑郁、喝太多酒、长时间用阿司匹林等伤害胃黏膜的药物、胆汁反流等都有可能造成萎缩性胃炎。此类人群应保持一日三餐规律,不管食物有多好吃都要控制量;拒绝吃加工和霉变的食物,保持心平气和;每12个月做次胃镜筛查,必要时需增加筛查频率。
不少肝癌由肝硬化转变而来,慢性肝炎、脂肪肝、酗酒和糖尿病等均会诱发感染,所以应积极防范。除了这种乙肝和丙肝疫苗外,还需纠正血脂和血糖紊乱问题,拒绝喝酒,积极减肥。肝硬化患者应定期做血清甲胎蛋白、腹部超声检查等。
癌前病变是否会发展成癌症,主要取决于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对疾病特别上心,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定期去医院复查,那么就能悬崖勒马,发展成癌症的风险很低;如果对疾病漫不经心,马马虎虎用药,从来不去医院随访,那么短短几年内就会发展成癌症,不仅增加承受的痛苦,而且治疗起来特别困难,甚至夺走生命。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6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