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健康(体检)广场LOGO
工作日 07:30-16:30
 
当前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健康管家 | 详细

抑郁症低龄化!千万别以为那只是孩子“矫情”

发表时间: 2025-07-10 15:11:39 PV 46 次
 
TAG标签:    健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修改尺寸 (11).jpeg



近年来

抑郁症,特别是低龄抑郁症

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部分青少年生活中受到挫折

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疏导

心态逐渐走向抑郁

有专家指出

少年的烦恼并非只是“矫情”

需引起各界重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关注

青少年抑郁症

看看引起该病症的原因有哪些?

又是否可以治疗呢?


今年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呼吁大众提高对青少年的精神卫生情况的关注。抑郁障碍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精神障碍,在美国,抑郁症是青少年自杀的第二大原因。


在临床中我们发现,确诊为抑郁症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他们被家长带到医院,往往是因为网瘾、厌学、人际关系困扰等问题,而这些行为问题背后往往是抑郁症在作祟。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我国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4.6%。 


青少年抑郁症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生物学因素

包括直系亲属中患有抑郁障碍、慢性躯体疾病、性别焦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


2.心理学因素

包括悲观消极的思维方式、完美思维、人际交往技巧缺乏等。


3.环境因素

家庭矛盾、学业压力、校园霸凌、重大创伤事件等。


如何在早期识别青少年患有抑郁症?


1.观察青少年的性格、行为变化

首先是跟以前比:比如孩子本来非常活泼、向上,后来变得情绪低落、话少、做事没有兴趣、自我评价低、易怒、与父母冲突变多等等;其次是跟同龄人比:孩子很难适应学校生活、与同学无法友好相处、网瘾等。这些都可能是抑郁症导致的症状。这时,我们就应该对孩子给予关注。在临床中我们发现,孩子往往是抑郁了一两年或更久,甚至出现了明显的自残行为或自杀观念时,家长才意识到出现了问题,进而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2.了解孩子的心声

也许是害怕父母指责,或者是怕父母担心,孩子往往会隐藏自己出现的种种问题。因此,家长有必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孩子的处境,及时发现问题。 


3.孩子感到躯体不适却检查不出身体问题

容易头疼、头晕、心慌、胸闷、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早醒等,但经过各项身体检查却显示无明显异常。这可能是孩子的情绪由身体表达了出来。


4.存在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听到孩子说“活得太累了”“是我连累爸妈”“我死了你们会更好”,或者以一定方式告别,比如写遗书、把喜欢的物品送人或在社交平台上撰写关于想自杀的消息,甚至形成具体计划,购买刀具、囤积药物等,这时孩子的抑郁症可能已经比较严重了。


如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


1.及时带孩子就诊

医生可以提供专业的诊疗服务。对于抑郁症,药物往往是一种必要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孩子稳定情绪,使其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


2.让孩子接受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提高孩子的自我觉察能力、情绪调节能力与心理韧性,提高整体治疗与预后效果。


3.理解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耐心地倾听孩子,不加批判与指责,不作过多的指导,理解孩子的处境与情绪。去除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不要觉得孩子不愁吃不愁穿,就不应该有烦恼与压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形成家庭内部的良性互动。


4.传授孩子必要的技能

孩子在学业、社交等方面,可能缺乏一些必要的技能。家长需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孩子领悟并实践,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63558


上一篇   幽门螺旋杆菌:餐桌上的“隐形杀手”,你中招了吗?
下一篇   对不起!没有下一篇了...
 
最新公告| 公司介绍 | 专家团队 | 合作网站 | 企业邮箱 | 赣ICP备13007198号-1
江西中科健康体检中心@版权所有    赣公网安备 36010202000308号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1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