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代谢、血糖调节异常
经常熬夜的人晚上易饿,频繁进食会导致脂肪代谢异常,胰岛素分泌异常进而使血糖异常,增加空腹血糖增高的风险,也会提高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几率。经常熬夜还可能使血压升高,从波动性高血压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
免疫系统受损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Sleep》研究指出,连续一周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人体免疫细胞活性下降30%。熬夜会抑制免疫因子生成,导致抗病毒能力减弱,这也是熬夜后易感冒、炎症反复发作的根源。美国加州大学实验发现,长期熬夜者的流感感染率比规律作息者高出2.5倍。
脑神经不可逆损伤
大脑在深度睡眠时会启动“清洁程序”,通过脑脊液冲刷代谢废物。熬夜则让β淀粉样蛋白等毒素堆积,加速神经元死亡。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研究证实,长期熬夜人群的阿尔茨海默病风险提升40%,短期记忆衰退速度较常人快20%。

把人体比作充电池,睡得晚如同耗电到只剩一格才充电,还过度充电;睡得少则像每次只充一点电。
这两种方式对身体都有伤害,最好的方式是保持一段时间耗电状态,到规定时间,电量剩20%左右开始充电,充6~8小时就拔掉。
睡得少(<6小时/天):
短期伤害:
记忆力、注意力下降,情绪焦躁,免疫力下降。
长期伤害:
脑细胞加速退化,肥胖、高血压、心脏病风险增加。
睡得晚(凌晨后入睡):
短期伤害:
生物钟紊乱,情绪烦躁、低落,胃肠功能紊乱。
长期伤害:
患癌风险、糖尿病风险增加,抑郁症/焦虑症发病率增加。

1.过度补觉
周末睡12小时甚至24小时,打乱人体正常生物钟,还会影响内分泌、代谢和消化。
2.白天长时间补觉
白天晒不到太阳,睡足后晚上更难入睡,导致昼夜节律紊乱。
3.不规律补觉
白天上班时断断续续补觉,提心吊胆,大脑易处于亢奋状态,增加焦虑和抑郁风险。
合理的补觉方式:
1.选择合适时间段
在22:00到7:00这个正常睡眠时间段补觉,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延长睡眠时间。
2.白天小睡适度
白天可小睡一会儿,如13:00点到15:00间睡30~45分钟恢复精力,不建议超过1小时。
3.有计划补觉
工作日缺觉的话,可周末适当多睡1~2小时,按此节奏每周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