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折有“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或“老年人的临终骨折”之说,因为很多老年人体弱多病,骨折又使身体每况愈下,乃至走到人生的终点。
“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主要是指老年人的髋部骨折,而髋部骨折有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粗隆下骨折等类型。本文就说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和护理照料。
股骨大粗隆又称为股骨大转子,是股骨颈和股骨干连接处外上方的隆起部位,位于髋关节外侧体表,可以用手触及的骨性隆起,又称为大粗隆或者大转子。与其相对应的部位,一个向内后方突出的隆起称为小转子,又称为小粗隆。
股骨粗隆含松质骨比较多,是躯干和下肢力量传导的部位和连接的部位。在髋关节遭受外伤以后,很容易导致股骨粗隆部位出现粉碎性的骨折,称为股骨粗隆骨折,这种骨折多见于中老年人。骨折多为间接外力引起。老年人骨质疏松,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内收或外展,或受直接外力撞击均可发生,多为粉碎性。
1.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均较明显,有时髋外侧可见皮下淤血斑,伤后患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行走。
2.大粗隆部肿胀、压痛、伤肢有短缩,远侧骨折段处于极度外旋位,严重者可达90°外旋。还可伴有内收畸形。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主要依据,外伤史、上述症状,以及影像学(X线检查、CT检查及MRI)检查有骨折表现。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高发于老年人的骨折类型,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高血压或是冠心病,且多是粉碎性骨折,所以很多患者倾向于选择保守治疗。但此疗法需要长期卧床,容易诱发感染或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内固定术可以通过高稳定性、高把持力进行骨折部位固定,其抗剪切力较强,可在术后早期开展机体功能锻炼,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而且手术的创伤性比较小,术中不易出血,所以患者耐受度高。但是在围手术期有很多的护理常识需要患者了解,可以保证手术疗效和安全。
手术前准备和护理:老年患者如果合并高血压或是糖尿病等疾病,要将用药情况告知医生,将过敏史等与医疗相关的情况如实告知医生,这可以给医生提供准确信息,医生科学选择麻醉药物,拟定治疗方案。如果是高血压患者,要遵医嘱服用药物,使血压得到控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也需要将血糖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同时听从医生的安排,在术前科学禁饮禁食。
术后自我护理:手术以后如果出现心慌、头晕、呼吸急促等不适症状需要立即告知医生。术后也要关注自己的患肢感觉情况,比如患肢有麻木感、肿胀明显或皮温升高等,通过主动告知使医护人员了解其患肢情况。术后清醒了,即可进食,也可以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上下肢的活动。在术后第1天,患者即可开始功能训练,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坐于床边,甚至行站立训练,如果坐起困难,便活动远端关节,先以小幅度活动为主。术后功能锻炼都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下地前要做到起床“三步曲”,行走过程要注意预防跌倒。
出院后自我护理:出院以后3个月内患者不可以侧卧或者盘腿,使用助行器行走。饮食要注意均衡搭配,可以多食用优质蛋白增强身体抵抗力及含钙丰富的食物促进骨折愈合。继续开展功能锻炼,坚持小幅度、小范围到大幅度、大范围的运动原则。出院3个月以内,伤肢都不能负重,具体负重时间要根据医生医嘱。遵照医嘱定时复查,如果有特殊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出院后重视预防跌倒。
心理调节:老年患者生活能力下降,在骨折以后担心日后生活不便,所以伴有焦虑和紧张心理。而这些负面心理是导致生命体征异常波动的原因之一,患者自己也能明显感受到在负面心理的影响下,其精神状态不振,对于治疗操作的配合度下降。所以,患者自己需要调节心理状态,可以深呼吸、听音乐,也可以与病友交谈,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然后保持比较平和的心理状态。
饮食调节:多食用新鲜蔬果,同时要多饮水。卧床会影响活动能力,胃肠蠕动减弱,影响胃口,也容易造成便秘,家属给予足够的支持,选择开胃、符合患者胃口的食物,这样可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6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