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讲:“痛风,痛风,痛不欲生”。说起痛风对于多数患有痛风的患者来说也是非常难熬,因为当痛风发作起来也是非常疼痛的,甚至在晚上睡觉时会被出现痛醒的情况,所以痛风也被称为“白虎历劫”。
而痛风的发生也是由于体内尿酸超标,形成尿酸液结晶沉积在关节处,而人体尿酸一旦超过了正常水平,那么也很容易加重病情发生,导致并发症的问题产生,所以也要注重对于尿酸的控制。
一般来说,血清尿酸浓度超过6.8mg/dL(0.404mmol/L)时就可能导致痛风。但人体尿酸代谢也与个体差异、饮食、运动量以及患病史等有关。
也就是说,每个人尿酸水平的耐受性也是不同的。
因此,在诊断痛风时,并不仅仅看血尿酸值是否超过6.8mg/dL,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筛查其他相关病因等多个因素。
如果有疑似痛风的症状,应当及时就医,以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血尿酸测定和影像学检查,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而根据2021年发布的《中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已经高达1.77亿人患有高尿酸血症的情况,其中超过1,466万人患有痛风的症状。
而如今痛风作为第二大代谢类疾病也是由于尿酸升高所引起的,当然这与饮食和作息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我国痛风者居多,其实与以下几点也是有一定关联,希望还是及时避开。
1. 饮食结构不合理:过度食用酒类、肉类和海鲜等富含谷氨酰胺的食物,以及喜爱高热量、高脂肪、高糖, 低纤维的快餐、零食等,都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加重。
2. 缺乏锻炼:缺乏适量的体育锻炼,长期久坐,少活动都会使代谢减慢、身体积累的各种毒素排泄减少,但食物进入量逐渐增多,导致能量不平衡、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出现,从而加剧体内尿酸的积累。
3. 饮用甜饮料和汽水:糖分含量高、色素多、酸性强的饮料是高尿酸血症的重要诱因,研究表明,饮用甜饮料(包括普通饮料和草酸型饮料)每天增加1杯,患痛风的风险就会提高30%。
4. 代谢相关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多与高尿酸血症有关,这些疾病本身就具有引发痛风的高风险。
而关于高尿酸患者也是由于嘌呤物质摄入过多所致,所以很多人表示像豆制品属于高嘌呤的食物摄入过多就会影响尿酸水平,所以认为豆制品是高尿酸痛风的根源。
其实,人体内部的嘌呤仅有20%是外源性的,主要来源来自于食物摄取,剩下的80%是内源性的,也是人体自身代谢出来的。
而豆制品在制作过程中,干豆会经过加水浸泡、磨浆和炖煮等过程,这种程度也会使嘌呤含量损失或稀释,比如说每100个豆腐中仅有不到70毫克的嘌呤,煮熟的大豆仅有不到50毫克的嘌呤物质,所以也属于低嘌呤的食物。
而且在2015年一项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发现吃大豆以及其豆类制品不仅不会导致痛风的问题发作,可能会达到预防痛风的效果。
2012年,一项上海地区的调查研究发现,饮食中蛋白质的总摄入量与高尿酸血症并没直接关系,而来自植物性食物蛋白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尿酸水平,预防痛风的问题产生。
所以对于高尿酸患者来说像一些豆制品也是可以吃的,其实若想预防痛风,真正要少吃的是以下几种食物,还请尽早远离。
1. 肉类:含有大量嘌呤,会被身体代谢成尿酸,因此肉类的摄入量需要适度,建议每天不要超过100克。
2. 海鲜:与肉类类似,海鲜中的嘌呤含量也很高,需要适度控制,建议每周只吃一到两次海鲜,同时也需注意选择高嘌呤含量较低的海鲜品种。
3. 酒类:尤其是啤酒,含有较高的嘌呤,会增加体内尿酸含量,因此需要适量饮用或避免饮用。
4. 内脏和肉汤:在烧肉或者熬汤等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嘌呤,因此内脏和肉汤也需要适度食用。
5. 咖啡因和糖:咖啡因和糖会对身体的新陈代谢产生负面影响,加重痛风症状,因此需要适度摄入或避免。
6. 香菇菌类:像一些香菇菌类食物,其中的嘌呤物质含量也是相对较高的,也会影响尿酸值,所以需要注意少吃。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6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