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种说法“人的一生只能吃9吨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这是对的吗?
在我们固有的印象中,上了年纪的人,一定要少吃,特别是要控制主食,吃多会胖,不利于健康,然而现在却让老人多吃主食?
主食吃多少肯定和死亡率有关系,这么多年过去了,专家们的讨论结果到底是多吃好还是少吃好?
上面的说法仔细想一下,人的一生,大约要吃几十吨的食物,只能吃9吨,未免也太少了,这个说法并不科学。
老年人是要适当多吃主食的,因为主食的摄入量跟不同年龄的死亡率也是有关联,对于上了年纪的人,适当增加主食有利于身体。
因为年纪大了,体内的营养素缺失,若是平时还不吃主食,反而加重身体的负担,所以建议老人适当增加主食量,保持一个微胖,不要太胖,也不瘦的状态,有助于寿命的延长。
大家不知道,我们人体有两个器官,它唯一的能量来源是主食。
一个是大脑,脑细胞的活动需要血糖,血糖实际上就是碳水化合物,来自于主食;另外肌肉收缩也是通过肌糖原产生能量,让肌肉进行收缩。
所以不吃主食进行减肥的人群,第一个反应可能是肌肉无力,觉得没劲儿 ,另外还会反应迟钝,感觉注意力没有那么集中,还容易犯困等等,这就是身体缺少糖原的一个最主要的反应。
如果长期身体缺少主食这样的营养素,势必会带来整体功能的不和谐,甚至出现一些器官的危害。
主食中最受大家关注的就是大米饭了,吃了几千年。而将米饭视为“垃圾食品”这一说法,源于2013年的一篇《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的文章中。
在相信说法的人看来:世卫组织两度发布“限糖令”,而米饭、面条最主要的成分就是碳水化合物,就是糖。少吃或不吃主食,就是减少糖的摄入,对健康更有益。
虽然如今的大米为了改善口感,通过精制处理失去了一些膳食纤维、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但它同时也保留了淀粉、蛋白质、和少量矿物质等。
总的来说,大米绝不是垃圾食品,而是我们主要的能量来源。
还有说法称,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高,都是因为白米饭吃多了。
事实上,糖尿病并不是吃出来的。它不仅与高糖高脂饮食有关,也是遗传因素和外部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白米饭的升糖指数较高,但不能因此就得出吃白米饭就会得糖尿病的结论。
所以,对于精致大米,我们不能一味排斥,也不能大吃特吃。
最好在食用精米的同时,适量摄取粗杂粮,如用?2/3白米+1/3粗粮的比例来煮饭、煮粥,粗细搭配,更有利于血糖、血脂、体重等控制。
主食怎么吃,吃什么?与人体健康有明显关联,主食如果吃得不好、不对的话,容易诱发“三高”问题的出现。
1.常吃这6类主食不利健康
据注册营养师李园园介绍,炒饭、炒粉、麻团、油条、油饼、起酥面包等主食,热量高、脂肪含量基本是原材料的几十倍,经常食用这些主食,很容易引起肥胖问题。
2.主食吃多吃少都影响健康
发表在《柳叶刀》,涉及15428名观察对象的研究中,发现摄入主食小于40%,以及大于70%,死亡风险都会增加。
可见,吃多吃少都会影响健康,而根据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日主食最好控制在250g~400g,250g就是半斤。
3.50岁以后,适当多吃碳水能降低死亡率
悉尼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学者,通过对碳水、脂肪、蛋白质与死亡率的关系研究中,发现50岁以后碳水比例需适当增加,如谷薯类可以达到每天250~400g左右,死亡率更低。
4.老人主食怎么吃才健康?
对于牙口、肠胃都逐渐退化的中老年人来说,对主食的要求更高,不仅仅是提供能量,还要防止血糖升高、易消化等。
粗粮,是中老年人健康主食的不二选择。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6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