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物”,应该是生病时常能听到的两个字。像查出结节、肿瘤,化疗放疗期间,刚做完手术等情况下,很多人都觉得牛羊肉、鸡蛋海鲜、鸭鹅一类的“发物”都是不能吃的。
生活中关于各种发物的禁忌,实在太多了~但你知道常说的“发物”到底是什么?又真的不能吃吗?
发物是中医学上的概念。中医认为,慢性病是由于人体内有“伏邪”,而发物可以诱发这些“伏邪”,使疾病反复发作,甚至加重。
而这种现象,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解释,不外乎三个原因:
1.过敏
有些食物含有的异性蛋白会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复发,像海鲜、鸡蛋、花生等都是常见的过敏原之一,过敏者可引起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脓胞疮等过敏现象。
2.激素
有些动物类的食品可能含有某些激素,这些激素可能会使某些体内的机能亢进或者代谢出现紊乱,从而诱导疾病的发作。
3.刺激
辣椒、葱、姜、蒜、胡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也是发物榜上的前几名。它们可使皮肤、粘膜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加重原有的炎症反应。
有些患者确诊肿瘤后,从家人朋友那里听来了很多不能吃的“发物”,比如说有“鸡”字的不能吃,也有说肉不能吃,更有甚者要“饿死癌细胞”。
1.食物并不会刺激肿瘤,不吃也不会“饿死”癌细胞
我们要明白癌症复发或者转移的因素,主要是因为体内的抵抗力低下,原有的癌细胞没有被完全消灭,从而出现血行或淋巴播散的结果,并不是吃某一种食物导致的。
另外,也不是说吃得好,就会加快肿瘤的生长速度;吃得少,没有营养来源,癌细胞就“饿死了”。
癌细胞相比于普通细胞,有着更加强大的分裂活性,因此获取营养的能力也越高。换句话说,在减少能量和营养物质供应的情况下,有限的资源仍大部分被癌组织摄取,所以癌细胞还没被饿死之前,机体器官和组织功能已经受损,危及健康。
2. 盲目忌口,易致营养不良,加大治疗难度
肿瘤患者由于病痛折磨、味觉改变、放化疗或药物不良反应等原因,本就食欲不佳,若是再盲目忌口,不吃牛肉、鸡肉等优质蛋白食物,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肿瘤专家表示,营养不良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反应、康复时间及生活质量,而且因为营养不良,患者可能耐受不了部分治疗手段,从而导致治疗方案受限、效果打折。
因此,与其迷信“发物”,肿瘤患者真正需要关注的是饮食配比,均衡营养,像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质来源不能少,因为蛋白质能够协助破损的组织和细胞修补,提高免疫力,是抗癌的不二选择;果蔬也要足量,因为其中的维生素A、C、D、K等,在调节人体运转,协助抗癌方面,都有着不错的效果。
1.油炸食物
餐桌上常见的油炸食物有:油条、油饼、薯条、小酥肉、炸鸡柳等。不管食物的营养价值有多高,经过高温油炸后营养物质流失,而且也产生苯并芘,这是公认的致癌物质,经常食用可增加患癌风险。
因此应少吃油炸食物,尤其是饭店或路边摊的油炸食品。家庭油炸食物时需控制好温度和时间,煎炸油不能反复用,同时选择烟点高的油。
2.霉变食物
潮湿环境,食物储存不当易受潮发霉,产生一类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增加患胃癌、肝癌和肾癌等风险,所以表面长毛、味道异常的食物必须扔掉,尤其是发霉的坚果、粮食以及豆类等。
还有,不能去小作坊榨食用油,因为原料、卫生条件并不过关,极大可能出现黄曲霉毒素,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食用油。
3.烧烤类食物
大多数年轻人喜欢吃烧烤,不仅能享受美食,而且也产生独特的氛围感。不过,一般烧烤时用的是木炭,其中含苯并芘,跟随烟雾而污染食物;高脂肪食物经过高温烧烤后易被氧化,生成苯并芘。
因此应远离熏制和烧烤类食物,特别想吃时应选择电炉烤;又或是用锡箔纸包起食物,控制好烧烤的温度,不能把食物烤焦。
4.腌制食物
平时所吃的酸菜或咸菜、咸鱼和虾皮等均属于腌制类食物,能让人们胃口大开。不过,虾皮或咸鱼等均属于高蛋白质食物,自身含有硝酸盐,硝酸盐易跟蛋白质相结合而生成亚硝胺,可直接破坏胃黏膜,增加患胃癌风险。
如果非常喜欢吃腌制食物,那么应搭配含维生素C的蔬果,因为维生素C能抑制亚硝胺生成,保护胃黏膜。
5.加工肉类
生活中常见的加工肉类有火腿肠、牛肉干、培根和腊肉、肉罐头等,虽然很美味,但却含有亚硝酸盐。上面已经说过,亚硝酸盐易跟蛋白质相互反应,生成致癌物质,所以应少吃加工肉类。
6.酒精类饮品
酒精本身属于刺激性物质,酒精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同样也会伤害肝脏和胃黏膜,喝太多含酒精的饮料可引发多种疾病,比如胃炎、胃溃疡、口腔癌和肝癌、食管炎等,因此应少喝酒。
所谓的“发物”和癌症并不关联,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癌症患者都是可以吃的。
想要预防和对抗癌症,关键在于健康、均衡饮食,尽量少吃高脂肪、高油脂、霉变、腌制和加工类的食物。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6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