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梗是中老年人最害怕的疾病,往往会因为一个疏忽就夺走了生命。但是我国脑梗的发病率并没有因为疾病的可怕而下降。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的钱袋子鼓了,而随着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脑梗患者也愈来愈多。
虽然脑梗死的死亡率不高,但是很多人得了脑梗死以后却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防治脑梗死,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脑梗!
脑梗在中老年人当中高发,可是这种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如今越来越年轻化了。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250万新增脑梗患者,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确诊脑梗,平均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梗。这跟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例如不健康的饮食:不健康的饮食会导致身体肥胖,增加自身的血脂情况,让血液逐渐变黏稠。而当大脑部位的血栓脱落了,脑梗就会随时入侵。
长时间吸烟酗酒:里面的焦油,尼古丁等物质不仅会在肺部累积,诱发肺病,还会逐渐伤害着血管,有的人血管粥样硬化,血液粘稠度增加,都是因为对烟草依赖。
1.油
现代人由于生活条件变好,不少人长期保持大鱼大肉的饮食习惯,且日常经常吃外卖。经常食用这些高油高脂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身体摄入过量油脂,血液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成分会显著增加,血栓、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会大大提高,可能会加速脑梗的到来。
2.盐
食盐属于一种比较重要的调味品,如果在做饭的时候不用盐,那食物的味道会大打折扣。
然而,现在很多人在做饭的时候,可能会放入很多的食盐。与此同时,不少人还有喜欢吃零食的习惯,这样的话就会导致摄入的食盐量在不知不觉中超标。
长期摄入超标的食盐,就可造成水钠潴留,进而引起高血压。如果血压控制得不理想,那就会损伤血管。血管受损本身就是动脉硬化的基础病理变化,当动脉硬化发生在脑血管的时候,就会增加脑梗死的风险。
3.糖
可能大家会觉得奇怪,我平时不怎么吃糖,而且在做饭的时候也不放糖。但是需要注意,我们外出吃饭的时候,一些菜里面可能就会含有很多糖,比如糖醋鱼、糖醋排骨、甜品等。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朋友比较喜欢喝饮料,而且还有一些人甚至把饮料当成白开水喝。这样的话,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摄入太多的糖。
如果长期摄入太多的糖,那就会增加肥胖的风险,而肥胖本身就是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1.眼前发黑
不明原因的眼前发黑,即便一会儿会自行缓解,也要提高警惕,很可能是因为脑动脉被堵,引发的脑缺血,是脑梗来临的信号。
2.头晕摔倒
脑梗常见的症状还有头晕目眩,一般多发生于早上,这个时候血液比较粘稠,很容易出现大脑供血不足的现象,一定要引起重视。
3.嘴眼歪斜
脑部受损之后,脑部神经就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引起嘴眼歪斜、流口水等中枢性面瘫的症状,这也是脑梗发作的信号之一,及时就诊是关键。
4.手脚麻木
频繁的出现手脚麻木突然拿不住东西症状,尤其是一侧肢体,一定要提高警惕。脑血管被堵之后,脑供血会不足,影响到运动神经,引起行为失常。
关于脑梗的预防,要十分重视
脑梗作为我国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做好脑梗的预防至关重要。
预防脑梗,不光是需要补充叶酸,叶酸补充只针对H型的高血压有效,还是要从生活中做好脑梗的预防。
想要预防脑梗,尽量要饮食清淡一点,还要保证营养均衡全面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油。
还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定期进行锻炼,对于已有的基础疾病一定要积极的治疗。
中老年人要想预防脑梗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检查
当人得了这些疾病的时候,它们可能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因此就容易被人忽略。但是,这些疾病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定期的体检,可以提前发现这些问题。如果我们能及时处理这些问题,那就可以降低脑梗死的风险。
2.控制好慢性病
像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这类慢性病本身就会增加脑梗死的风险,如果我们能控制好这些慢性病,那就可以降低脑梗死的风险。
3.坚持运动
都说生命在于运动,这话虽然可能有点夸张,但是它却写出了运动的重要性。其实,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还可以起到预防脑梗死的作用。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6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