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编制并发布《国家儿童肿瘤监测年报(2022)》,年报显示,1-4岁是儿童肿瘤高发期。发病率前三位癌种分别为白血病(32.89%)、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5.18%)和淋巴瘤(9.71%)。各省患儿异地求医数量不一,主要的去向省份为北京、上海、江苏、重庆和广东。
面对儿童白血病的高发,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健康管理?
本次报告,儿童白血病占比超过三成,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儿约1.5万人左右,而白血病其实也分为好多种类,小儿白血病类型中,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70%,急性非淋细胞白血病占20%~30%。
白血病俗称“血癌”,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其特点是造血组织中某一血细胞系统过度增生、进入血流并侵润到各组织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各器官浸润症状。
(一) 环境因素
南京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方拥军教授及团队为了探寻占比最多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患病原因,从2007年到2012年期间花了五年时间,做了相关课题,他们调查了570例该病患儿后,又寻找了1000例正常儿童作为比对,结果研究表明。
1. 半年内入住新装修房的家庭,患病几率增加4.76倍
有医学研究证明,长期处于甲醛超标的环境中,会诱发支气管哮喘,出现恶心头痛等病症,甚至会患上鼻咽癌和白血病,尤其对于儿童来说,室内甲醛污染已经成为儿童白血病高发的主要原因。2013年北京儿童医院臧晏医生也曾用了半年时间,通过对前来就诊的白血病患儿的问诊发现,有近90%的孩子家中半年内做过装修。
2. 父母在孕期抽烟、喝酒
另外,研究还发现,父母在备孕及怀孕期间抽烟、饮酒,出生的孩子患白血病的几率也会有所上升。
(二) 白血病与遗传的关系
调查发现有些家庭内发生多个白血病,或几代人多人患病等,说明白血病的遗传因素可能有在于这些家系中,但也不能忽视环境因素的作用,因这些家系中近亲所处环境基本相同,现在一般认为,一个家系中发生多个白血病,是由于内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对双胎儿白血病的研究也认为,双胎儿无论胎内或生后均处于同样环境中,环境因素对发病也有一定的意义,因此双胎儿同患白血病不能就认为是遗传所致。
(三) 免疫功能缺陷
近年来,注意到某些先天性疾病中,特别是免疫缺陷的人白血病的发生率较普通人群要高,以上遗传性疾病有染色体的异常,亦有基因突变者,当一些突变的白细胞产生,而患者的免疫系统不能将其清除,这些不受控制地细胞不断地生长,从而发展为白血病。
儿童白血病的主要表现
1. 当孩子通过治疗依然反复持续高烧不退;
2. 皮肤出血点及瘀斑,凝血功能异常出现牙龈和(或)鼻出血;
3. 脸色苍白,贫血;
4. 淋巴结、脾脏或者肝脏肿大;
5. 骨骼疼痛(尤其夜间痛醒)。
出现以上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并进行血常规检查。
首先是血常规检查,一般来说白血病出现相关的症状,血常规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比如会有一些贫血,血小板减少,包括白细胞很低,粒细胞减少等。如果怀疑有白血病的可能,血液科专科的医生会建议患者做进一步的骨髓检查,如果骨髓检查结果考虑白血病,还要做进一步的相关确诊检查,比如免疫分析、融合基因、染色体相关检查,来最终确定是否是儿童白血病。
如果儿童已经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贫血、发热、血小板减少等,甚至怀疑白血病的时候,必须要进行骨髓穿刺,权衡利弊后才能进行很好的判断。
骨髓穿刺所需要的骨髓液是非常少,一般只有0.1ml左右。正常的人体的骨髓量大概是260ml,所以骨髓穿刺术所取得人体骨髓液和人体总量来比是微不足道。人体每天还会不停的产生各种各样的细胞的再生,还有造血干细胞的再生,所以骨髓穿刺术对人体的损伤非常小。
骨髓穿刺术最常选择的部位是髂骨,也就是臀部的骨头,患者看不到针头,不会导致恐惧感,此项操作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不会损伤大的血管和神经,不会引起大出血和神经麻痹等后果。骨穿的时候,医生也会进行严格的消毒,不会引起骨髓炎。骨穿操作过程简单,一般的骨髓穿刺也只要几分钟,不会留下后遗症,所以大可不必担心。如果有必要的时候要积极进行骨髓穿刺,尽早明确病因及早进行治疗。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6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