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9日,据路透社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最常见的人造甜味剂之一阿斯巴甜将在7月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正式列为“对人体可能致癌”(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的物质。
阿斯巴甜是最常见的人工甜味剂之一,阿斯巴甜为JamesM.Schlatter于1965年发现。这名化学家在G.D.Searle&Company工作。在合成制作抑制溃疡药物时,他无意间舔到手指,发现到阿斯巴甜具有甜味。由于阿斯巴甜比一般的糖甜约200倍,又比一般蔗糖含更少的热量;一克的阿斯巴甜约有4千卡的热量。但使人感到到甜味所需的阿斯巴甜量非常少,以致于可忽略其所含的热量,随着人们对健康以及控制体重愈发重视,各类无糖饮料也越来越畅销,因此也被广泛地作为蔗糖的代替品。
1. 低热量饮料:包括一些无糖或低糖汽水、碳酸饮料,某些果味饮料和能量饮料中都含有阿斯巴甜。
2. 零卡路里甜品:像低糖酸奶、冰淇淋、无糖果冻、无糖巧克力等。
3. 无糖口香糖:许多低糖或者无糖的口香糖、薄荷糖,多数含有阿斯巴甜。
4. 食品调味品:像沙拉酱、番茄酱、甜味饮料等,可能含有阿斯巴甜。
目前,美国允许使用的人工甜味剂包括糖精、阿斯巴甜、纽甜、安赛蜜和三氯蔗糖等。而欧盟允许使用的甜味剂包括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NHDC、安赛蜜和三氯蔗糖等。中国是甜味剂消费和生产的大国,中国允许使用的甜味剂主要有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纽甜、安赛蜜和三氯蔗糖等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建议大多数人应避免食用安赛蜜、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等非糖甜味剂。
知情人士称,国际癌症机构(IARC)将于7月14日公布这项决定。本月早些时候,该机构的外部专家召开了一次会议,最终确定了这项决定。
需要说明的是,国际癌症机构(IARC)依据患癌几率的高低将致癌因素分为五类:
1类:对人类有确认的致癌性;
2A类:对人类很可能有致癌性;
2B类:有可能对人类致癌;
3类:尚不能确定其是否对人体致癌;
4类:对人体基本无致癌作用。
据路透社消息,国际癌症机构(IARC)可能将把阿斯巴甜列为“2B类”,即有可能对人类致癌。
IARC也曾被批评对难以避免的事物发出不必要的警示,例如将通宵工作列为“很可能致癌”(probably cancer-causing),使用手机则被列为“可能致癌”(possibly cancer-causing)。
201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在近期的年会上结合一系列科研数据,给出了权威的答案:
糖尿病患者一般会严格注意糖的摄入。那么像“无糖茶饮料”、“无糖碳酸饮料”等这些“无糖(但是甜)”的饮料,可以喝吗?
事实上,在导致2型糖尿病的风险方面,这些饮料几乎与糖所造成的影响一样。
含糖饮料可增高28%的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而仅含人工甜味剂的饮料,增高糖尿病风险高达29%,100%果汁则增加了10%的糖尿病风险。每天喝30mL以上的果汁,会明显提高糖尿病风险。饮用100%纯果汁,每周最好少于100ml。
因此,完全不含任何糖和甜味的饮品是最安全的,比如“白水”“美式咖啡”和“茶”等。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6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