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种的“富贵病”也开始肆意横行,而高尿酸便是其中之一。
1. 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
在正常情况下,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来排泄。
正常人尿酸的生成和尿酸的排泄呈现正平衡的状态,当人体内产生的尿酸突然增加或者出现排泄障碍就会导致高尿酸血症。长期高尿酸血症可以损伤肾小球、肾小管,出现腰痛、血尿、蛋白尿等症状。也可能导致慢性肾脏病变造成肾小管的堵塞,引起肌酐和尿素氮的升高,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肾功能衰竭。
2. 引起高血压
长期高尿酸血症可以引起血管紧张素的升高,血管紧张素升高可以引起血压升高。
高尿酸血症也可以引起水钠潴留,前面谈到的肾脏病变、慢性肾功能不全等都可以加重水钠潴留,引起高血压。
3. 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
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其主要机制是导致胰岛素抵抗。
科学研究发现,胰岛素需要一氧化氮(N0)来激活其对葡萄糖的摄取。
高尿酸水平可抑制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水平,导致相关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反应性降低或消失,同时还迫使胰岛B细胞代偿性地分泌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胰岛素。
这会使血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
相关研究表明,尿酸水平增加,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4. 容易形成肾结石
长期高尿酸,尿酸盐结晶也可能大量沉积在泌尿道,形成尿酸性结石,导致尿路感染和结石梗阻。
1. 排尿异常
肾脏代谢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尿酸盐结晶在体内堆积过多,睡觉前的小便可能会出现浓茶色,严重时甚至还会有很多浮沫。
此外,如果大量的尿酸结晶在肾脏内沉积,长时间持续会损害肾脏组织,影响肾脏的正常过滤和排泄,诱发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异常症状出现。因为尿酸过高会对肾脏造成伤害,大脑会将其误认为是排尿的信息,从而出现尿频的症状。
2. 身体水肿
如果在晚上睡觉时发现身体明显水肿,也需要警惕尿酸过高,因为尿酸过高会影响肾脏功能。
肾脏作为尿液生成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肾脏功能受损,会使人体内的水分难以及时排出去,身体就会出现明显的水肿症状。
3. 关节疼痛 引发痛风
尿酸过高时,人体内过多的尿酸盐结晶会在骨骼和关节内沉积而引发痛风,就会导致关节红、肿、热、痛甚至关节畸形,只有将尿酸水平降低才能减缓这种疼痛感。
4. 睡前异常口渴
尿酸过高的人在睡觉前经常会感到口渴异常,就算喝水也难以缓解。
这是由于尿酸过高会导致大量毒素在肾脏内沉积,人体需要大量的水分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
5. 疲劳乏力
当体内尿酸代谢异常时,也会影响身体的能量产生和正常代谢过程,导致身体易出现疲劳和乏力的症状。
1. 奶制品中,低脂奶和脱脂奶有助于降低尿酸
此外,小米、糙米、燕麦之类的杂粮,嘌呤含量并不高,多吃也能有助于尿酸的排出。
2. 尿酸高的人,要多喝白开水
充足的饮水量保证三分之二的尿酸通过肾脏排泄出去,每天要保证1500~2000毫升的饮水量。但肾功能不全、心肺功能异常的人群,要根据病情限制饮水量。
此外,痛风患者要戒酒,尤其是啤酒,它的嘌呤含量比较高。
3. 食物辅助降尿酸之外,如果缓解不明显,可以借助于药物
临床上,没有出现痛风症状的患者,尿酸的含量超过420μmol/L并且持续三个月以上,就需要吃药了。
4. 控制体重
肥胖会增加发生痛风的风险,减轻体重可降低血尿酸水平。
对于肥胖患者建议把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kg/m2,最好达到或低于理想体重。
5. 避免熬夜
尽量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每晚睡眠时长尽量保持在7~8个小时,最低不少于6个小时,可有助于血尿酸值的稳定。
总的来说,要控制尿酸的平衡,尿酸过高会对身体造成多方面的损害,所以平时要留意尿酸过高的症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检查,不能放任不管,以免加重病情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6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