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健康(体检)广场LOGO
工作日 07:30-16:30
 
当前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健康管家 | 详细

秋天做好这4件事,可为冬天“蓄能藏精”打下基础

发表时间: 2025-10-16 09:30:16 PV 147 次
 
TAG标签:   健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各位朋友,常言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不仅是自然规律,更是我们身体气血运行的法则。秋天,就像一个家庭的“财务总管”,它要把夏天向外耗散的阳气、津液和能量收敛回来,进行清点、收纳,转化为坚实的资本,才能支持我们在万物闭藏的寒冬里,有足够的“本钱”去抵御外邪,温养五脏。


640.jpg


这个“收”的过程,就是为冬天“藏”所做的最重要的准备。具体如何做呢?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收神:让心神先安稳下来

夏天我们“晚睡早起”,志在外出;到了秋天,就要转为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这不是简单的作息调整,其核心在于 “收神” 。


为何收神?


《黄帝内经》讲:“使志安宁,以缓秋刑。”秋天气机向内收敛,若心神仍浮越在外,思虑过多,就会与天时相悖,如同逆水行舟,耗伤气血,导致“秋乏”加重,也无法有效收敛阳气。



为何收神?

《黄帝内经》讲:“使志安宁,以缓秋刑。”秋天气机向内收敛,若心神仍浮越在外,思虑过多,就会与天时相悖,如同逆水行舟,耗伤气血,导致“秋乏”加重,也无法有效收敛阳气。



如何做?

减少过度社交与兴奋:避免长时间参加让人亢奋的聚会、活动,给自己多一些独处、静思的时间。


640 (1).jpg


接触自然,平定心绪:多去公园、山林散步,看看沉稳的秋色,有助于让浮躁的心气沉静下来。

练习静功:睡前进行深呼吸、静坐或冥想,将散乱在外的思绪收回体内。心神内守,是为“藏精”奠定最重要的精神基础。


二、 收津:将宝贵的津液固护体内

秋燥会耗伤我们身体的津液,如同风吹干土地。如果秋天津液亏损,到了冬天,身体就没有足够的“水源”来濡养脏腑、制衡阳气,容易产生内热,导致虚火上炎。



为何收津?

津液是“阴”的一部分,是冬天“藏精”的物质基础之一。秋天固护好津液,就是为冬天的肾精(阴精)仓库提前囤货。



如何做?

继续“润养”:承接我们上一篇所讲的,坚持食用银耳、百合、梨、山药等滋阴润燥之品。


640 (2).jpg


避免“辛散”少吃生姜、辣椒、大蒜、花椒等辛散发汗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鼓动阳气外散,导致津液随汗而泄,与秋“收”之道背道而驰。做菜时,可多用清炖、蒸、煮的方法。

酸味收敛:适当吃一些酸味食物,如山楂、葡萄、石榴、乌梅等。中医认为“酸甘化阴”,且酸味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能帮助身体将津液牢牢锁住。


三、 收气:巩固人体的“防御力”

这里的“气”,主要指卫气,它是行走于体表,负责抵御外邪、温煦肌肤的“卫士”。夏天毛孔开泄,卫气也随之外浮;秋天毛孔渐闭,就需要将卫气收敛回体内,巩固我们的免疫力。



为何收气?

卫气充沛且内守,到了冬天才能紧密地守护在肌肤腠理,像一件无形的“盔甲”,有效抵御风寒,预防感冒。若秋天收气失败,冬天就会“漏风”,容易反复外感。



如何做?

“秋冻”有度:俗话说“春捂秋冻”,但“秋冻”的目的是让身体慢慢适应凉爽,从而启动收敛机制,绝非一味受冻。尤其要保护好颈部、肚脐、后背和脚踝这些关键部位,避免寒气由此长驱直入,打乱收敛进程。


640 (3).jpg


适度运动,莫大汗:秋天的运动应以微汗为度,如快走、太极拳、八段锦等。切忌像夏天一样追求大汗淋漓,因为“汗为心之液”,过度出汗会伤阴耗阳,导致气随津泄,无法收敛。


四、 健脾:为“藏”打造一个强大的仓库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秋天收获的粮食(食物精华),以及我们收敛回来的津液与能量,最终都需要脾胃这个“中转站”和“加工厂”来吸收、转化,然后才能输送给肾,转化为精微物质“藏”起来。


为何健脾?

如果脾胃虚弱,就像仓库的传送带坏了,无论秋天收获多少“好东西”,都无法有效入库(藏于肾),到了冬天自然会库存不足。



如何做?

多吃健脾食材:如小米、南瓜、红枣、莲子、芡实、白扁豆等,可以经常用来煮粥。

忌食生冷:秋季天气转凉,生冷瓜果、冷饮会直接损伤脾阳,务必减少。


总结:秋收四法,冬藏之基


朋友们,秋天为冬天“藏”所做的准备,可以概括为 “三收一健”


收神以安志,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收津以润燥,固护阴液,以为藏资。


收气以固表,巩固卫气,御邪于外。


健脾以生精,强健后天,以充先天。


当我们顺应天时,在秋天做好了这四件事,就如同为身体这座“房子”做好了全面的过冬准备:修补了漏洞(收气固表),储备了足够的粮食和燃料(收津健脾),全家老小安心在家休养(收神)。


640 (4).jpg


如此,当寒冬来临,我们自能元气内守,精神饱满,安稳地度过一个温暖、健康的冬天。


(本文内容为中医养生理念分享,个人体质有异,请酌情参考或咨询专业医师。)


上一篇   秋冬季养血管,一碗豆豉胜良药!中医教你用“发酵智慧”通脉延寿
下一篇   对不起!没有下一篇了...
 
最新公告| 公司介绍 | 专家团队 | 合作网站 | 企业邮箱 | 赣ICP备13007198号-1
江西中科健康体检中心@版权所有    赣公网安备 36010202000308号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1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