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健康(体检)广场LOGO
工作日 07:30-16:30
 
当前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健康管家 | 详细

小时候和谁一起睡,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发表时间: 2025-10-13 09:55:20 PV 200 次
 
TAG标签:   健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睡前陪伴的时光,是孩子安全感最重要的来源。


每次发布睡眠相关的内容时,都会在后台收到一些关于“宝宝跟谁睡更好”的留言。现在很多家长白天都要工作,早出晚归,宝宝晚上和谁睡,着实成了困扰。


1.jpg


再加上网络上还有不少文章说:“孩子小时候和谁睡会影响孩子一生”,比如:孩子和其他家人睡,以后会和爸爸妈妈不亲;孩子和妈妈睡,长大后性格更优秀……这些说法是真的吗?


2岁前是依恋关系的关键期

“孩子和谁睡就和谁亲”通常是孩子依恋主要照顾人的表现。


在孩子出生的前2年里,特别是第1年,是建立“安全型依恋”最关键的时期。 孩子初来世界时,他们只能被动地和环境相处,所有的体验感都来自于照顾者的反馈。


2.jpg


宝宝用哭闹表达自己的饥饿、困倦或压力,如果得到的回应是被满足、被呵护,自然而然从照顾者那里获得满满的安全感。


这个阶段,无论是爸爸妈妈、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还是保姆月嫂……陪伴宝宝的每一分一秒都在塑造着陪伴者和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


谁陪伴孩子更多,回应ta的需求更多,谁就是孩子眼中的主要照顾人,孩子自然就会和这个人更亲密。


陪睡是一个安全氛围要求很高的事情,通常由宝宝的主要照顾人完成。“和谁睡就和谁亲”,其实是孩子更依恋主要照顾人的一种表现。


也就是说,不是谁陪睡,谁才和孩子亲;而是孩子对谁的依恋更强,更愿意这个人来陪睡。


3.jpg


孩子和谁睡,会影响孩子性格吗?

没有证据说明孩子和谁睡,性格会更优秀、或更差,无论老人还是父母。


性格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受到多方面影响。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也指出,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面临不同的心理挑战,这些挑战的应对方式会不断塑造我们的性格。


这也就意味着性格也是在“更新变化”的。


陪睡只是孩子漫长人生中短暂的一个阶段,会随着时间地冲刷不断淡出孩子的舞台,自然也就不会影响到孩子的最终性格。


并且,我们感知到的,孩子的性格似乎与陪睡人更相似,多数是因为在日复一日的带娃过程中,孩子在不断模仿主要照顾者(通常也是陪睡人)的行为和习惯。


4.jpg


这种模仿通常也是短期的,是否持续要看很多因素,比如行为出现的频率、孩子的年龄、情境是否特殊等。


暂时的模仿不能等同于孩子的性格被影响了,也不会决定孩子今后的性格发展。


同床睡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性吗?

关于这一点,研究结果可能会让你惊讶。


澳大利亚“对话”网站近日刊发儿科睡眠研究者萨拉?布伦登的文章指出: 同睡常常是存在激烈分歧的话题。支持者认为它能培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减少孩子的焦虑并帮助孩子入睡。批评者说,同睡会妨碍孩子的独立性,并扰乱父母的睡眠以及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


但是,同睡比人们可能意识到的更为普遍。 在巴西,高达47%的学龄儿童至少有时在父母床上睡觉。而在意大利,30%的学龄儿童与父母同睡。


研究显示,虽然同睡可能导致对父母的暂时依赖,但长期来看它使孩子适应性更强,并促进了孩子获得独自睡觉的技能。


与父母同睡的孩子也不一定会继续与父母同睡。随着年龄增长,独自睡觉往往与独立性的提高同时到来。 就像穿衣和整理房间一样,孩子们不会一直需要父母为自己做这些事。


5.jpg


当父母认为合适时,可以指导孩子自己动手。对于应该在孩子多大时停止同睡,则没有任何指导原则,就像没有关于应该在什么时候丢弃安抚玩具的指导原则一样。


重要的不是和谁睡,而是如何睡

一项为期11年的研究指出,在婴幼儿时期、甚至学龄后,曾经和爸爸、妈妈同床睡共眠,对长大后的身心发展并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这项由英国艾塞克斯大学所发表的研究,持续追踪了9个月大时仍与父母同床的17,000名孩子。


研究人员请他们的父母协助,分别在孩子3岁、5岁、7岁和11岁时,描述孩子的心理状态(例如焦虑或忧郁)及外在行为(例如暴力或过动)。结果显示,这些与父母同床的孩子同样快乐且健康。


虽然“婴儿要不要与爸妈同床”这件事仍存在正反两面的争议,但专家揭示:婴儿在9个月大时与爸妈同床共眠,并不会增加儿童期的情绪或行为问题的风险。


所以,倾向与孩子同床共眠的父母无需特别顾虑,只要确保安全,避免压到宝宝或窒息等危险即可。


对职场父母的建议

现在父母的工作压力都很大,很多家长到家都半夜了,哪里有时间陪孩子睡觉?那这些孩子是不是就一定会出现“问题”呢?


其实并不是,只要父母把情感的“质”做足,进行有效的“情感充值”,孩子同样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比如:



抓住“睡前仪式”的黄金时间:

 即使不能陪睡,也务必争取睡前10-20分钟的黄金时间!关掉手机,全心全意地进行亲子阅读、分享彼此一天中“最开心的一件事”和“一件小烦恼”(玫瑰与刺)、或者只是静静地依偎着说些悄悄话。



“晨光充电”计划:

用清晨的高质量互动开启新一天。一个温暖的拥抱,一顿哪怕简单但充满笑声的早餐,送上学路上几分钟的专注交谈(聊聊昨晚做的梦、今天的期待),都能有效弥补夜间分离的遗憾,为爱的“电池”充满电。


6.jpg



创造“特别之夜”:

定期策划属于你们的“特别睡眠时光”。比如每周五的“妈妈陪睡夜”,每月的“亲子帐篷夜”(客厅搭帐篷就很有趣!),或者寒暑假的“亲子旅行过夜”。这些特别的记忆,会成为孩子情感银行里丰厚的储备。


结语

孩子和谁睡,不是决定孩子一生的决定性因素,但睡前陪伴的质量却真的能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建立。


黑夜中沉淀下的安全感和被爱的确信,将是支撑他们未来十年、二十年乃至一生,去爱、去闯、去拥抱世界的,最深沉的力量源泉。


所以,不管是妈妈还是奶奶陪睡,一定要抓住“睡前黄金半小时”,确保当孩子在黑夜中本能地伸出手、发出声时,总能触碰到爱的温度,得到用心的回应。


7.jpg


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每一次用心的陪伴,都会成为他们未来人生路上最温暖的底色。


上一篇   医生推荐的乳腺检查为何是它?精准看清早期癌踪,微钙化检出率提升30%!
下一篇   又到脑梗高发季,出现3种症状要警惕!
 
最新公告| 公司介绍 | 专家团队 | 合作网站 | 企业邮箱 | 赣ICP备13007198号-1
江西中科健康体检中心@版权所有    赣公网安备 36010202000308号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1288号